质检总局监督司开展新消费质量监测服务专项行动
质检总局监督司开展新消费质量监测服务专项行动
□ 本报记者 彭 燮
近日,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正式启动了2017年机器人产品质量监测服务专项行动。该司邀请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、深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、东北大学、新松机器人、富士康科技集团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机器人领域骨干企业、用户、行业组织、研究院所专家汇聚一堂,聚焦如何提升中国机器人行业的质量效益,展开一场“头脑风暴”。
2016年4月7日,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由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式发布。《规划》提出,要加强机器人产业质量品牌建设,通过完善产品检测认证制度,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,加强制造过程管理等措施,推进质量保障能力建设,提高机器人产品的质量可靠性,提升用户使用机器人的信心。此次行动正是在该《规划》的基础上开展的。
“产业前景好”“市场需求巨大”,是各位代表对于机器人产业,特别是服务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共同研判。而对于国内机器人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,大家的看法也基本一致——“企业小、散、弱”“**和关键技术不够”“市场认可度不高”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,隐藏着标准、检测体系不健全,中优异产品质量可靠性不高,认证检测服务不到位等质量短板。
“服务机器人是和人打交道,不同于工业机器人,检测方法也应该不同,不光要检查机器的质量,还要检测机器人服务的质量。”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席宁认为,服务机器人市场越来越大,检测、认证等质量保障体系必须要加快完善。
“服务机器人是跟人接触,如何保证产品的anquan、健康,急需制定标准来把关。”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代表寇宇呼吁,尽快制定服务机器人质量相关标准,为产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
“我们能不能效仿德国,由质检机构从智能性、功能性、可靠性以及噪音环保能效等几个方面,给产品打分,为消费者购买提供意见。”傲特敏机器人技术与服务有限公司CEO瞿卫新建议,应发挥质检机构的专业优势,为消费提供权威参考。
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现阶段质量监督工作一是要保障基本消费,二是要增加上等消费。如何通过发展优异消费,发展**消费,以机器人、3D打印等新消费来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,是摆在质检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。为此,今年质检总局将大力开展“新业态、新消费”质量监测服务专项行动,目的是在摸清新业态、新消费家底的同时,找出阻碍其发展的质量短板,并加以改善,为新消费找准质量支点。具体到机器人产业,下一步该司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,和企业一起开展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,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等方面的质量攻关,提高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优异产品的质量可靠性,提升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。《中国质量报》